首頁|新聞|軍事|汽車|游戲|科技|旅游|經(jīng)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育兒 > 教育 > 家庭教育 >

懲罰,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

時間:2009-02-18 10:48:15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
  懲罰因何會強化寶寶的不良行為?

  懲罰很少有立竿見影的效果,即便一時顯示出這種效果,那也是很難持久的。更令人沮喪的是,懲罰很多時候還會強化寶寶的不良行為,帶來以下的負面影響:

  1、懲罰容易陷入惡性循環(huán)

  雖然越來越多的爸媽意識到“棍棒教育”的弊端,但是當寶寶表現(xiàn)得特別頑劣,而我們又無計可施的時候,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舉起手中的“大棒”,試圖盡快解決問題。當然,很多時候,我們確實可以憑借這種方式貌似“立竿見影”地解決問題,但是,令人遺憾的是,這種“立竿見影”往往不會長久,甚至會帶來更多的問題。

  下面的場景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:媽媽想要寶寶關了電視去洗澡,小家伙卻跟沒聽見似的,繼續(xù)坐在電視機前不動窩。于是,媽媽提高了聲線,繼續(xù)下達指令。直到媽媽的聲音都變了調,變成了一種怪異的吼聲,小家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慢悠悠站起身走向洗漱間。再過些日子,即便媽媽對著寶寶吼叫,他也會無動于衷,甚至還會跟媽媽頂上一句:“我不洗澡,我要看電視!”非要媽媽巴掌相向,小家伙才會哭哭啼啼聽從指令。

  如同上例一樣,懲罰常常無法持久有效地解決問題,一種懲罰措施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,之后就會失去效用,相反,我們還需要不斷增加懲罰的力度,才能讓寶寶對我們施加的懲罰有所反應。

  所以,從批評到怒吼再到體罰,懲罰常常是不斷升級的。一旦走上懲罰的路線,爸媽和寶寶之間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(huán)——寶寶對爸媽的懲罰無動于衷,爸媽的內心因此積淀了更多的憤怒,于是在這種憤怒情緒支配下,爸媽不得不一再加大懲罰的力度,而寶寶在經(jīng)歷了最初的恐懼之后,逐漸過度到無動于衷的狀態(tài)……

  2、懲罰讓寶寶習以為常

  我們很容易被懲罰最初 “卓有成效”的假象所迷惑,繼而在改變寶寶行為的“斗爭”中陷入懲罰的怪圈。而事后我們卻會沮喪地發(fā)現(xiàn),懲罰終究還是無濟于事。這就跟我們看恐怖片似的,看多了,再多恐怖的電影都嚇不住我們了。實際上,懲罰對于被罰的人來說只是一種負面的刺激,它最初具有的那種威懾力會隨著懲罰次數(shù)的增加而減弱。

  因為人類與生俱來就有一種適應環(huán)境的能力,不管什么樣的刺激,即便這種刺激最初帶給我們很強烈的震撼,刺激多了,我們就適應了,習以為常了,不會再給它以格外的關注,所以有“久而不聞其香”,“久而不聞其臭”,“熟視無睹”一類的生理反應。

  當我們聽到爸媽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對著寶寶大聲吼叫“跟你說過多少遍,不許……不許……你就是記不住!”的時候,真正需要反省的其實是爸媽,而不是寶寶。經(jīng)常性的懲罰會讓寶寶變得越來越皮,無視懲罰的存在。這就是為什么那些沒怎么被懲罰的寶寶往往更乖巧,而那些經(jīng)常挨罰的寶寶反而更頑劣的根本原因。

(責任編輯:嘯天)